全国人大代表刘怀平:持续推进“工业互联网+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

昆岳互联

日期:2021-03-05

3月5日,正值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召开之际,《中国环保产业》杂志就环保行业未来发展以及当下行业关注的热点问题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副会长,昆岳互联环境技术(江苏)有限公司董事长、创始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刘怀平。


《中国环保产业》杂志:今年您 *关注哪些领域,为两会带来了怎样的提案与建议?

刘怀平:作为一名来自基层、长期从事环保产业的代表,今年我主要关注数字经济、产业互联网、科技创新、生态环保等领域。今年在两会上准备了两个建议。

个建议是关于持续推进“工业互联网+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我国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能力。“工业互联网+生态环境保护”就是将工业互联网与生态环境保护深度融合,借助大数据、云计算、5G、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利用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对实时状态进行远程感知,通过 的算法、模型以及云端强大的计算力,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快速分析,动态优化整合各类资源,从而辅助管理者做出 *佳的决策。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深度融合,是环境综合治理突破自身技术“天花板”的 *佳路径,有利于打破传统环境综合治理技术的壁垒,弥补传统治理技术的不足,提升环境综合治理能力,增强环境管控数字化能力。

第二个建议是关于有序推进工业排污企业实行环保基础设施的第三方运维。我国现阶段的第三方运维模式还处于初期,排污企业存在运行不稳定、故障处理不及时、运行维护成本高以及偶有排放超标、二次污染等现象的产生,排污企业环境基础设施的运行维护、故障诊断、降本增效等工作基本上都由排污企业自行负责。因此,急需有序推进工业排污企业实行环保设施第三方运行维护,建立第三方运维实施方案,培育第三方运维市场,让排污企事业单位得到专业的第三方运维服务,进而提升环境基础设施运行和环境监管能力。


《中国环保产业》杂志:今年,“加快推进生态环境综合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初步构建‘一张图’大数据信息系统”被提上日程。您认为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与环保产业的关系是什么?

刘怀平:环保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要向高质量发展,现阶段我国环保产业具有10万亿的市场存量,但存在着诸多结构性的缺陷。我总结为“三重三轻”:重制造、轻服务;重硬件、轻软件;重投资、轻运营。环保产业“三重三轻”的痛点和需求,呼唤从事环保产业的人,要用一种新的模式、新的业态对环保产业进行变革和创新。环保企业数字化转型的 *终目的就是通过产业互联网、数据协同、生态融合、资源共享等模式创新,赋能环保产业的上、中、下游各环节,使之能够高效协同、健康有序的发展,让产业链各方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协同促进环保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数字化的发展已明确告诉我们,真正的数字化不能搞得太复杂,应该将那些复杂多变的知识和信息进行代码化,打通虚拟 和物理 。当前, 跟 之间的竞争在于谁先在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中探出一条数字化之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是如此,唯有数字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不管是搞水,还是搞气,或者是搞固废;不管是走制造业之路,还是走环境服务业之路,中国环保产业的数字化的体量都是巨大的,前景也必然是一片光明的。


《中国环保产业》杂志:关于壮大环保产业,您曾提出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观点,认为只有插上金融和科技的翅膀,产业才能腾飞。请问什么是工业互联网,其特征是什么?产业如何插上金融和科技的翅膀?

刘怀平: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全新工业生态、关键基础设施和新型应用模式,通过人、机、物的全面互联,实现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连接。工业互联网的本质和核心就是互联、协同和创新。

1)互联就是实现产业内各要素的互联互通。通过将生产实体、信息系统、业务流程和人员等相连接,采集并传送大量数据,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来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从而避免“信息孤岛”现象。

2)协同就是环保产业实现企业自身跨部门、跨职能的协同;实现设备与设备、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协同;实现产业生态链的协同;实现环保行业和其他行业的跨行业协同、环保专业和其他专业技术的跨专业协同。

3)创新就是构建一个覆盖环保全产业链的互联网生态,为产业中的企业、园区和产业链各个环节提供一站式服务,推动环保产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行业知识与技术的服务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模式创新提供支撑。

金融和科技两个翅膀,产业才能腾飞,这是因为:

1)科技对产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产业没有科技创新,就失去了产业的活力和竞争力,科技创新能够推动产业不断的优化升级,要不断提高产业各个要素的利用率和产业的竞争力。

2)产业需要金融资本强有力的支撑。产业的创新发展和变革淘汰,都需要有一定的资本力量作为支撑,企业的人才投入、科研投入以及规模投入等都离不开资本。可以说没有资本的产业,也很难得到快速健康的发展。总体而言,产业就像树苗一样,既要有阳光雨露,也要有土壤营养,产业既需要科技,也需要金融资本。


来源:《中国环保产业》杂志

© 2019 江苏昆仑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备案号:苏ICP备19022983号
技术支持:思科网络